内容社区

 行业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05

根據《篳路藍縷》,楊來添先是在家鄉唸國中,1953來隻身搭飛機到香港,再搭船來台就讀台北建國中學,三年後以第一志願考進政大新聞系。

國外學者指出,資源嚴重不足的人最容易被判死刑,條件惡劣的長期監禁則會導致「待死現象」,這幾乎等同於酷刑虐待,是國際人權公約所不允許的。雖然未成年就進入職場,但多數人的工作都長期不穩定。

内容社区

父母離婚、重組家庭、隔代教養、父母中有人很早過世,都是死刑犯的家庭常態。他們普遍不喜歡讀書、不愛寫功課,訪談團隊推論,這可能和他們的成長環境有關。有個死刑犯說,之前有個受刑人殺死媽媽,被判死刑時都安然自若,後來改判無期徒刑,反而自殺死了。死刑犯平均年齡52歲,最年輕的30歲,最老的71歲。訪談團隊發現,死刑犯幾乎都很早就出社會,還在就學時就會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賺錢。

有死刑犯說,若能知道何時要執行,比較有時間做心理建設。過半的死刑犯都被關押11到20年,將近4成的被關押21到30年,意即將近9成的死刑犯,都已在監所中待了超過10年。對戴能瓦而言,面對氣候變遷等複雜問題,若要採取適切的行動,需先梳理自身環境與過往歷程,找到自己的位置與發聲立場。

因此環境保存和去殖民應並行發展,做生態工作時也需同步思考去殖民的方式。也是因此,當法國編舞家傑宏・貝爾(Jérôme Bel)為減少碳排放、宣稱不再搭機出國巡演時,招致墨西哥藝術家公開抗議,其行動將讓藝術資源更加集中在富裕歐洲,也讓歐洲人更難知曉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社會現實。去殖民生態學是加勒比海學者Malcom Ferdinand提出的概念[2],認為在歷史發展中因人類自認為比非人類重要,而男性又比其他人類重要,造成人類間的階級差異,產生壓迫與剝削等傷痕。近年來朴知善關注於邊界、氣候變遷和後人類主義等議題,並從藝術駐村、演出製作著手,以多元角度思考當代藝術面對氣候變遷能有的作為。

[1]此駐村計畫以氣候變遷為主題,2020年由關注華川當地的環境議題開始,到2021年帶入全球現況、2022年討論氣候變遷和能源的關係,逐年拓展議題面向。也因這樣的歷史建構,影響了現在的生態發展,讓在地景觀與植被都被同化而變得單一。

内容社区

文:黃馨儀 「國際藝文綠色案例」一場邀請了韓國獨立製作人朴知善(Jisun    Park)、加拿大泛美藝術節聯合藝術總監瑪婷・戴能瓦(Martine    Dennewald)及法國MC93文化中心的行政總監崔斯坦・馬賽(Tristan    Marseille)與談,分別由演出製作、概念思維和場館硬體建設三軸線探討劇場永續的可能性。如利用太陽能的《Sunshine Charing Station》、觀察鳥類生態與遷徙的《Lets Birding》、探討季節性食物的《SF Restaurant》等作。[3] 這事件揭示了全球表演藝術界中的資源差異,而各國移動的便利性也不盡相同。華川的駐村藝術家涵蓋表演藝術、視覺藝術、電影,亦邀請科學家、生態學家、社會學家等加入交流,森林砍伐、氣候難民、替代能源、石化工業及純素主義等都是工作主題。

後來又深入發展成不同版本,其中劇場遊戲版(Moving a Forest Theatre Game 1.0)更在2021年首爾國際表演藝術節(Seoul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)演出。她亦參與From Today組織《劇場綠皮書》的韓版轉譯工作。2014年朴知善成立亞洲製作人聯盟,而韓國與台灣同處東亞,兩國的製作體系也相近,更提供了與會者具體可行的對照。朴知善所投入的藝術駐村基地,位於離首爾兩小時車程的華川Arts Farm Tutbat。

而2020年Kim Boram的《移動森林》(Moving a Forest)即以桌遊形式,討論森林砍伐帶來的環境溫度變化與危機,玩家將扮演企業家、政治人物、研究員等,嘗試尋找可能的利益平衡兩國領袖趁著此次訪美行程,亦與其他重要人物、單位機構等會面。

内容社区

按照聯合國大會的議程,洪馬內被安排於9月22日發表演說,為其首次在該大會上的演說。新法案要求在新加坡境外且沒有有效再入境許可的永久居民,必須在規定期限內申請永久居民身份,否則其PR身份將立即喪失。

這項法案還包含一些修改,以更有效地應對如大流行病等緊急情況、強化邊境控制,並簡化外國人和永久居民(PR)的通行證和許可證管理。兩國領袖亦針對邊界議題、泰國南部和平談判及兩國於區域中的共同利益等等,進行深入討論。與中國友好的柬埔寨,原先不願意參加演習。根據這項法案,有權提前收集各種入境方式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資訊,並向航空公司和其他運輸業者發出禁止「不受歡迎者」登機的指示。此次東協演習被媒體問及是否針對中國進行?印總司令尤多指出:「我們的立場始終堅定」。安華與伊拉克總理蘇丹尼(Mohammed Shia Al Sudani)於美國會晤,除探討強化雙邊關係及新的合作領域之外,安華更藉此機會宣布在伊拉克重啟大使館,該使館已關閉長達20年。

東帝汶尚未正式加入東協,也以觀察員的身分受邀。建國一甲子的馬來西亞,為何會有兩個「國慶日」和兩個「自治日」? (泰國總理賽塔(左)與大馬首相安華。

根據柬國外交和國際合作部,洪馬內預計在此次行程將強調柬國於全球當前重要議題、社會經濟進展,以及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等方面的立場。此外,旅客的資料也將會經過加密,透過安全的資料交換閘道傳輸。

印尼|東協十國首次進行聯合演習 東協9月19日至23日間首次舉行成員國之間的海上聯合演習「納土納一號演習」(ASEX 01-Natuna),又稱「東協團結演習」(ASEAN Solidarity Exercise)。皮尤研究中心調查報告:新加坡宗教多元及包容性領先東南亞 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 以擁有「全球最高室內瀑布」聞名全球的樟宜機場。

柬國皇家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主任Kin Phea認為,洪馬內出席此大會表明柬國對其作為聯合國成員的責任與尊重,並表示洪馬內將闡述柬國的社會進展,以及柬國對轉型和永續發展的承諾。賽塔在本屆聯合國大會期間,亦參加2023年永續發展目標高峰會(SDG Summit 2023)之下的領袖論壇,並發表演說。) 柬埔寨|洪馬內率代表團赴美參加聯合國大會 柬埔寨新任總理洪馬內於9月21日率領代表團前往美國紐約參加第78屆聯合國大會(UNGA),在為期4天的赴美行程,他預計將與聯合國秘書長、各國領袖及柬埔寨僑民等等會面。編譯:荊柏鈞、柯昀伶、鄭熹、黃以樂(南洋誌)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41期,為讀者挑選2023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期間,有關新加坡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柬埔寨、緬甸與越南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。

他強調有效的多邊主義,並針對聯合國秘書長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呼籲表示支持,同時指出各界應針對加速永續發展目標的項目,擴大投資金額。賽塔則在美國與聯合國秘書長和美國知名公司的執行長會面。

據泰國外交部,賽塔首次在國外的任務,將致力於重建全球對泰國的信心。另一項重要變更是更明確地界定永久居民何時喪失其身份。

此外,安華也到紐約哈佛俱樂部,與15家《財富》500強的著名企業交流互動,利用此機會向美國重大企業分享2030年新工業大藍圖、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及第12大馬計畫中期檢討所支持的「昌明大馬」(MADANI)經濟框架等等,期以吸引更多美國新投資。稍早在9月初,印尼才剛與美國在爪哇島進行年度演習,此次澳洲、日本、新加坡、法國以及英國皆參與,總人數達5000人。

印尼國軍總司令尤多(Yudo Margono)向媒體表示,成員國之間會持續強化自身能力,以維持區域的和平繁榮以及安全。這可實現端到端的生物識別通關,乘客在登機過程中無須多次出示護照、機票和登機證。安華於其社交媒體平台表示,此次會晤提供馬泰兩國強化現有合作關係的機會,並探討新的合作模式,以加強雙邊關係。緬甸則因軍政府政變,且未能配合東協和平要點,而以觀察員身分參與演習。

對於議員提出涉及隱私及網路安全風險等擔憂,新加坡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(Josephine Teo)表示,只有新加坡公司才能負責與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(ICA)相關的IT專案,供應商也將受到保密協議的約束,並可能因違規而承擔刑事責任。需要查看和披露這些數據必須獲得內政部長的批准,而且使用目的也僅限於移民法中所規定的用途,例如執行刑法。

UNGA本屆主題為「重建信任,重振團結:加緊行動、落實《2030年議程》及其可持續發展目標,為所有人推進和平、繁榮、進步和可持續性」。隨同洪馬內前往美國的代表團,其成員包括副總理兼外交部長Sok Chenda Sophea、高級部長Ouch Borith及Sry Thamrong等等。

後因演習地點改到非處爭議的南納土納海域後才同意參加。東協成員也同意將每年定期舉行演習,更可能擴大軍事演習規模,包含陸海空三軍一同參與。